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孙翊三拒归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翊心里也清楚,因此张昭之前连发三封文书,孙翊也就回书三封,回书中多次表明暂时不会攻打淮南的意思,以此来抚慰张昭。

    张昭性格刚直,暂且不说孙翊是不是真的要攻打淮南,就平定山越这一件事来说,就需要孙翊早日回吴主持大局。

    所以张昭见孙翊只是回书而始终不见动身,他表示我不要抚慰,我只要你回来。

    于是就算在孙翊三次表明回吴之事暂不为之的情况下,他今日又送来了一封“告吴侯书”。

    张昭的这个性格呀,怪不得后来不受大帝哥哥喜欢。

    如今孙翊手里的这封“告吴侯书”赫然也有着周瑜的署名,这说明之前还在帮着孙翊安抚张昭的周瑜现在也坐不住了。

    坐在下首的吕范本来还担忧张昭数次催促孙翊回吴会引得孙翊不快,但如今见孙翊脸上丝毫没有韫色,也便放下心来。

    他说道,“君侯安坐庐江而布平乱之策,张公等身处吴县,一时不解君侯深意也是情有可原。

    臣以为君侯不如将心中的平越之策告知张公与公瑾,这样方可宽慰他们之心。”

    吕范担忧张昭再这么不停的催促孙翊回吴,就算孙翊对他再尊重,也迟早有被惹怒的一天,那时候就不好了。

    而且吕范觉得将平越之策告知张昭与周瑜二人并无什么不妥,他们两人都是知轻重并且值得信任的人。

    孙翊听了吕范的建议,点点头,同意道,“可。”

    孙翊觉得吕范的建议不错,因为这些天他看张昭那些文书,感到头有点痛。

    不是生气头痛,而是有些地方看不懂而头痛。

    这时候的士人写文章喜欢各种引经据典,尤其那些名士。

    而要是没什么古文底蕴的人看到这些文章,对这些引经据典的内容可就是一脸懵逼了。

    而孙翊恰恰是那没什么古文底蕴的人……

    其实随着时间的增长,前身的记忆有些也在慢慢恢复。

    例如孙翊与徐氏相处时,头脑中就会闪过一些成婚那日的记忆片段。

    在孙翊想起孙策时,脑中也会闪过儿时孙策教他骑射的情景。

    但偏偏孙翊每次拿起经文典籍,脑海里却什么也没有。

    由此可见,前身真是个不好好学习的人,人家孙翊是穿越者不懂古文可以理解,毕竟前世大学专业不对口。

    但前身的老师可是名士张纮,掌握五门经学典籍的名儒大家,读书读的一点印象都没留下来,也真的是够够的了。

    真是白瞎孙策让张纮做他授业恩师的苦心了。

    孙翊一直呆在庐江不动身回吴县,肯定不是像张昭想的想进攻淮南,淮南是一定要拿下来的,但时机还没到。

    真正让孙翊不动身回吴县的原因有两个。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如今江东上下君臣都忧心的山越之乱了。

    对于孙翊来说,他暂时留在庐江不回江东,恰恰就是为了平定山越之乱。

    关于平越策略,在收到山越反叛的消息的那天起,就已经在孙翊心中慢慢成型了。

    也就是在那天起,孙翊已经为这些历史上作乱江东数十年的毒瘤,悄悄的选好了忌日。

    那么孙翊的平越策略会是什么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