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炸了、静了、笑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有子衡在,总不会大败吧。

    这个吕子衡也真是的,走之前让他一日一报的,如今都半个月了,还没什么消息传来。

    在张昭既气愤又苦恼的时候,周瑜手中拿着一封战报走了进来。

    平日里就算各地郡县中传来不利的军报时,周瑜也安然自若,完全不见心急,镇定的很。

    但此时的周瑜,脚步却有些急促,脸上还带着一些喜色。

    一进来,周瑜就笑着对张昭说道,“张公,庐江传来战报,君侯于三日前已经平定了庐江了。”

    什么?

    张昭一时间有些不可置信,

    他立即起身,快步来到周瑜身前,从周瑜手里接过庐江传来的战报,细细看了起来。

    不多会,官署内传来张昭开怀的笑声。

    “好,好,好!”

    张昭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看着手中的战报,张昭抚须满意的不住点头,口中的笑声一直没停过。

    半月平庐江!

    看着战报中对庐江守备力量的详细描述,张昭很清楚的知道这有多难做到。

    而且此次能拿下庐江,完全就是凭借着孙翊那高端的布局,这等布局,孙翊只用了一夜就想出来了。

    此等武略,不说超过孙策,但起码有了一些看齐的资本。

    自孙翊亲征那日开始积攒到今日的忐忑、担忧、气愤、郁闷,在这一封战报下,全都一瞬间倾泻而出。

    想起那日他在孙策床前力荐孙翊,想起那日那千钧一发的改嗣,想起这一个月来,自己对孙翊的倾心扶持,张昭心中就不停的传来一阵畅快之感。

    “英睿果决,体怀英气。”

    他张昭没看错人,伯符也没选择错人,整个江东群臣也没效忠错人。

    如今的这位吴侯证明了,江东这个重任,他有资格担的起了。

    周瑜的脸上也一直浮现着笑意,这段时间来,他虽不像张昭那般易怒,但心中绝对不像表现出来的那般镇定。

    刚看到这封战报时,他也是难以置信,但这是吕范亲手所写,吴侯印玺盖章的,断然不会有假的。

    想起孙翊当初执意亲征,众臣大多以为他只是年轻气盛,甚至不少人颇有微词。

    但如今,孙翊用他人生中漂亮的第一仗证明了他自己,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江东孙氏之武威,以后就要由孙翊来延续了。

    “似此等消息,不该独你我共享。”

    张昭明白周瑜的意思,正值江东多事之秋,孙翊第一次领兵就有如此耀眼的战绩,这次大胜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在于收复了庐江,他会从多方面影响着江东乱局的变化。

    稳定人心,最有利的武器便是大胜。

    周瑜对张昭继续言道,“这次,还要劳烦张公捉笔了。”

    张昭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群书,名士陈琳、王朗都对其的文采佩服不已。

    张昭当初还着论驳斥过名士应劭,应劭叹而不能对,可见其文采之盛。

    因此孙翊平定庐江这件事由张昭捉笔公布四方,实在是再好不过。

    此时张昭心情甚好,也不推辞,反而难得的开玩笑道,“世人皆知吾于文笔处颇有得意处,然世人不知,吾下笔之时若是喜事,所得之书更是上佳哟。”

    周瑜听后有些诧异,这令君侯说出“张公在座,孤不敢妄”的张公,竟然也有自妄的时候?

    面对周瑜有些诧异的目光,张昭不以为意,他感慨地说道,“庐江已定,孙暠作乱日前也为仲翔所平,如今江东之乱只余山越了。”

    遥想一月前,孙策遇刺而薨,江东人心惶惶,暗涌涌动。

    一时间,江东出现三叛令江东群臣措手不及,但如今才不过一月时间,江东三叛其中两叛已平,只剩下最声势浩大的山越了。

    现在想来,张昭感慨的同时,也对江东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张昭提及的孙暠作乱为仲翔所平一事就发生在不久前。

    仲翔指的是时任会稽功曹的虞翻。

    当初孙策平定会稽后,觉得会稽是江东第一大郡,又素来盈富,故自任会稽太守,但其不住会稽,委虞翻为会稽功曹,代他治理会稽郡。

    那时,孙暠起兵三千兵向会稽,一路上也有不少草寇投奔,等快到了会稽边境时,众已有五千之数。

    孙策薨的消息传到会稽后,山阴县诸长吏皆欲奔丧,却为虞翻所阻,他说道,“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号召诸长吏留制服行丧即可,不必奔丧。

    后会稽诸县皆效之,会稽得以安宁。

    等孙暠领兵五千进入会稽郡时,虞翻令民守城以待孙翊之命,而后写了一封信告谕孙暠道,

    “讨逆明府,不竟天年。今摄事统众,宜在三公子,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嗣主除害,惟执事图之。”

    孙暠接到虞翻之信后,大为震惊,等他到了山阴县一看,果然是人人披麻戴孝,日夜守城。

    孙暠深知虞翻在会稽素有名望,在其坚守之下,会稽不可下,于是退兵。

    但是起兵作乱一事,岂可如此儿戏。

    孙暠一退,军心涣散,原先投奔他的那些人纷纷逃散。

    就连本部兵马也多有逃兵,后孙暠在回乌程的路上,正好与黄盖率领的一万大军相遇,一相遇,孙暠部众就弃械投降,黄盖因此得以擒获孙暠。

    孙暠之乱就此平息。

    虽说最后擒拿孙暠的是黄盖,但整个过程看来,首功者是虞翻,是其的全郡戴孝守城吓退了孙暠,从而让其军心涣散。

    周瑜也知道这事,他不由得叹道,“江东虽乱,但上有英主,下有贤臣,时不逾月,两叛已平,惟有山越。山越虽兵多,适为君侯奉也。”

    正在书写檄令的张昭听到周瑜这话时,正好写完了檄令中的最后一句话。

    他自查一遍后,觉得颇为满意,特别是其中的两句话。

    因为这封檄文是张昭替孙翊代写的,在周瑜面前,张昭也不避讳,轻轻念了出来,

    “江东之众非家兵则吾民也,孰不从我?

    东南之徒非吾匹则吾役也,谁能违我?”

    “或有异类者,当枭之。”

    周瑜听后,心中赞叹。

    张子布的文采,的确非凡。

    他很期待张昭的这封檄文配合孙翊的战绩流传开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

    翌日,数十封檄文由吴县发出,发往江东各地。

    三日内,江东识字者皆已读之。

    这三日内,孙翊半月定庐江的战绩也在江东流传开来,

    于是,

    孙氏众官民,炸了。

    江东的山越,静了。

    在庐江的孙翊看到这封檄文后,笑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