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当天除去陈里长其余众里长均在亭长的办公所,杨林知道陈里长对他心存芥蒂,于是也未让人再去请他过来。从躺在床上的张亭长手里接过亭长佩剑,交接算是完成。
亭长直系属下为亭父和求盗,亭父负责亭里为生,求盗负责治安。因亭长为准军事机构,所以亭内一般会储存一些弓弩、刀剑和戟盾,但除非每年征发徭役,平日这些武器均被封存不得使用,违者便是砍头之重罪。
杨林当上亭长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检查武器的封存和清点,这些东西马虎不得,少一件就是重罪。一切检查完毕,数目并无差错,随即便让人继续封存好。
至于亭父和求盗,张亭长也早为他考虑到,原先两职位的担任者如今已经辞去。为此,杨林心中再次感动,记下了张亭长的情义。即日他便宣布平日穿着干干净净的王山出任亭父一职,管理亭内为生;而求盗则交予夏侯婴,毕竟他身手了得,治安管理还需靠他。
其他里长对此二人也无任何意见,他们心里清楚,唯有这样杨林才能更快的管理丽水亭。里长,说明了其实也是老百姓,并无俸禄可拿,他们只关心谁能带他们吃得饱穿得暖。
既已是亭长,杨林便会为丽水亭着想,他心里明白,这将是自己日后能否活下去的关键。于是又让王山带几人拉着牛车再次进城购买了一批麻布,而后他亲自为亭里的各家各户送去。
虽说整个丽水亭有上百户人家,但因上次璞玉赚到的十两黄金,目前也足够支撑杨林的开销。且因这次发放麻布,丽水亭百姓对这位新亭长同样欢迎和拥戴。
日子过的很快,杨林自当上亭长后每日均是在亭内巡查,凡是有所需要帮助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眼见寒冬已过入春在即,农田里的小麦即将进入收获,休闲了整个冬季的农户们也是在做着农忙的准备。
…………………………………………………………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河水化冰,垂柳发芽。
春天已经到来。
一日,夏侯婴进入杨林办公的茅屋,上前拱手说道,“亭长,县丞萧何萧大人派人请您过去。”二人平时兄弟相称,凡在公务时才会如此从属而说。
杨林放下手中的事,不由露出疑惑,萧何素来和刘邦交好,更是刘邦统一天下的功臣之一,和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如今召自己过去又有何事?
“让来人容我片刻。”杨林微微点头对夏侯婴吩咐道,但是脸上的疑色却未消除。
沛县城府衙,杨林被衙役带入侧堂,此时里面已经坐有十几人。看他们粗麻布衣佩戴铜剑的样子,杨林心中已经猜测八、九分,这些人应该和他一样同为亭长。于是,他心下的疑惑也随之散去,想来县丞萧何并非只召他一人。
又过了片刻,陆陆续续再次进来十多人,大堂内的众人交头接耳攀谈而笑,唯有杨林独自席坐在草毡上,因是新上任的亭长,他与这些人暂时并不相熟。
“萧大人到!”堂外衙卫喊道。
大堂内众亭长立刻安静下来,随后全部站起。这时走进两人,其中一人腰戴佩玉,别有一剑,看上去约有四十多岁,一双眼睛透漏着智慧的目光,身穿官袍一副儒雅的样子。杨林暗自点头,想必此人便是萧何,不愧是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进入大堂,对身边一同而来的那人微微笑道,“刘季你也找个地方坐下吧。”
刘季?刘邦!
杨林心中卷起千层浪,这人就是刘邦?其穿着破旧的粗麻布衣,托着下巴站在那里时不时的点头,一副小**的神情。
“行,萧大人,那我就先坐了。”刘邦环视一周,见杨林一直盯着他,于是走了过去,坐在了后者身旁。
这时萧何笑指着刘邦,不过却没有说什么,而后示意众人也都坐下,随即他自己走到正案前,方才开口说道,“今日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讨春季农忙水源分配之事……”
坐在杨林身旁的刘邦打量一番自己,又对杨林执手问道,“这位小兄弟好面生。不知我身上有何不妥之处,让小兄弟一直望向季。”
近身细看,刘邦四十上下,方脸浓眉,目光精干,却流里流气的歪头挖耳,让杨林一时感到错愕,方才一直望着对方。
此时杨林不好意思的收回目光,拱手讪讪笑道,“失礼了。在下丽水亭新任亭长,今日第一次前来参加议事,所以面生的很。”
“哦…,哦…,我听说过。”刘邦摸着头,双目上扬,表情恍然大悟,似乎记起了什么,“你就是杨林吧,上次听三老提起过。”
随即刘邦坐正身子,收起刚才的**气,拱手正色说道,“刘季,泗水亭亭长。”
杨林也立刻回礼,“幸会!”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才侧耳听萧何的分配水源的部署,“今年若各亭因争抢水源而打斗者一律入狱……”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虽然杨林心中闪过许多念头,是效忠跟着刘邦还是自己交好收服他?可又仔细思考,刘邦历史上能成为汉高祖,那他身上肯定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气运。
气运说起来模模糊糊,似乎不存在,又似乎存在,让人捉摸不透,但你却不能忽略它。杨林细想之下还是决定暂时交好于刘邦,至于能不能让其为自己日后所用,暂且还无法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