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八卦一下君臣的友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父亲接到过附马萧斡的谋反信,可能因此而粉碎了一次真正的阴谋与危机。

    所以,耶律阮相信察割。

    那么,让察割与耶律阮绝裂的原因,是什么?

    倒底是什么样的利益冲突导致这样的悲剧发生?

    耶律阮在随着他皇帝二叔南征的时候,在后唐的宫中得到一个宫女,该宫女在当时已经年过三十,比耶律阮还大几岁,耶律阮得到一个女奴,许多契丹人曾经得到过更好更多更年轻漂亮的女奴,别人都没没问题,只有他,要娶这个女奴为妻。

    耶律阮在称帝之后,立刻封这个唐朝的宫女为皇后。

    对于已经把女儿嫁给耶律阮多年的萧家来说,这真是奇耻大辱。

    耶律阮年轻时的妻子,撒葛只。她的父亲是述律平的弟弟,也就是说,她是述律平的侄女,耶律阮的姑姑。

    敢于羞耻述律后的族人,这个胆子,真是不小。

    耶律阮可能是一个无可救要的浪漫主义者,他对朋友的信任,他的宽容,史书上说他孝友宽慈,不够持重。

    不过,当他三十多岁成为帝王时,他的老妻已经四十岁了,他爱她不渝,始终如一。而撒葛只,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个年头,可能是迫于萧家的压力才封为皇后。

    夫以色侍人者,色衰爱驰。四十岁的女子,保养得再好,也不能依靠面孔迷惑男人了。而这个后唐宫女得宠依旧,史上记载,她与参帷幄,密赞大谋,又说此人的气质严明端重,风神闲雅。

    也就是说,这个想当年的小宫女,不但气质依旧优雅,而且,很有头脑,参与政治。身在异国,背后没有一个家族做依靠,她是用什么来参与政治的?述律平,不但有自己的军队,而且有自己的斡鲁朵,所谓斡鲁朵,包括领土,领土上的居民,领土上的收成,自己的军队,可以说,述律平自己,是一个大领主,她拥有自己的国中国,所以,她可以在国家大事上,参与决定决策,她以自己的明智与实力参与政治。

    这位姓甄的小宫女有什么呢?

    她有耶律阮需要的:政治体系。

    中原的皇帝,权力之大,地位之高,那是整个地球之最,从玄武纪到今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有国家元首的梦幻天堂。他的权力,生杀与夺,他的财产,率土之滨,以及土地上的所有附属物,包括人,他的地位,天的儿子,丫根本不是人。他就是法律他是就制度,他就是神。

    所有野蛮民族,一旦听说过看见过,就象和尚脑袋上被打了一棒子,当场就悟了:这,这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这就是我的梦想,这就是我一生所爱,别无所求的终极幸福。立刻如同苍蝇看到蜜糖,公狗看到母狗,晕头转向,生死不计地扑上去,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个位子,达到这个高度。

    辽世宗耶律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位四年,在开疆扩土与经济发展上没有杰出贡献,但史书评价,他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他的做为,就是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双轨制政治制度。以后的辽国制度,历经穆,景,圣三代,是在世宗的双轨政治制度基本上完善成形的。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事,美貌的晚唐宫女,一方面风韵尤存,一方面供献着让世宗惊叹的经验与智慧。

    这个了不起的小宫女,在阿保机汉人治汉契丹人治契丹的基础上,把一国两制变成了一套可行性极高的制度。

    首先,把南院大王,北院大王取消,没文化的两个名,确实应该取消,不过原来南院大王与北院大王,是统领契丹最强大的迭刺部的实权人物,现在实取消了。变成了南北枢密使,北枢密使掌着兵权,但是没察割与他父亲的份,是耶律安抟的位子。耶律安抟是耶律阮的近侍,是阿保机弟弟的孙子,虽然从亲戚关系上与察割差不多,但是,察割的亲爹安端还活着,而且手握重兵,掌管着东丹国,察割的靠山铁硬。而安抟的父亲早在耶律德光当上皇帝时,就因为支持耶律倍而下狱酷刑至死。

    契丹人很有意思,从来不斩草除根,安抟的父亲死在述律平手里,可是耶律德光对安抟深怀歉意,一直好言劝慰,带在身边,毫无歧视。耶律德光这小子不但对安抟毫无歧视,对大哥的儿子耶律兀欲也一样好得不得了,史书上称耶律德光一直把兀欲带在身边,十分赏识,当成亲儿子一样。本来,根据常理推断,史书上一定是给两位皇帝脸上贴金,应该是胡说八道,可是从耶律德光对安抟的态度上来看,他对自己亲哥哥的儿子,自己的样侄子爱如亲生,好象也没啥好奇怪的。这也许就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我们抢饼干归抢饼干,抢完了饼干,兄弟还是兄弟,侄子还是侄子。

    话说,安抟因为父亲的死而地位不高,可是正是因为他父亲的死因,他深得耶律兀欲的信任,两人关系极好,所以,耶律兀欲在取消了北院大王之后,把北枢密使这个名字没有泰宁王好听,实权却比泰宁王大的好位子给了安抟,同时给了察割一个有名无实的位子,泰宁王。而另外一个有实权的位子,南枢密使,竟由汉人高勋来做。

    耶律兀欲大力提拔汉人,与地位不高的人来做实事。原因很简单,没有大背景,没有大功劳的人,容易感恩,容易忠心地为他卖命卖力。一起打开下,出兵出力,立下大功,并且在当年曾经与他拍着肩膀称兄道弟的人,很难承认自己当年的那个好朋友,忽然间成了天之子,至高无尚,独一无二,很难把自己的朋友当成神来尊重。

    这也是历代,一旦开国,立刻诛杀开国功臣的原因。

    昨儿还刘三,今儿忽然万岁了,是人就不好接受。

    而接受不良的结果,当然是被诛了九族。

    如果不想被诛九族,察割的行为,是出路之一。

    泰宁王一开始一定很高兴赶快被封了王,但是,人都是要长大的,被南方女人的小智慧耍了的契丹人,早晚有一天会明白自己被耍了。

    耶律屋质对谋反的家伙们猜得那么准,可能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因是,这些家伙没事一起喝酒骂人,也没怎么掩饰他们的不满。

    史上说,耶律兀欲对契丹贵族,态度轻侮。一般说来,史官对皇帝比较宽容,如果史书上说皇帝态度轻侮,那应该是指皇帝大人指着贵族们的鼻子骂脏话了。

    在下以北方人的饮酒习惯,遥想下当年,耶律兀欲喝高了之后,拍着桌子说的是啥?

    “别他妈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说了些啥!别他妈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拆老子的台,老子看在你们当年拥立有功,不同你们计较,别逼着老子拿你们开刀!”估计是差不多的侮辱与威胁。

    耶律兀欲喝高了,回去睡了。

    察割转头就找寿安王去了,兄弟,当年我们拥立这小子是我们瞎了眼,现在我们愿意拥立你为王。

    寿安王耶律明,从史上来看,是个从一而终的,一贯的,唯一的一个对皇位不感兴趣的家伙,他的回答的是,干我屁事啊,你们爱干啥干啥,少扯我。

    察割没办法,转头再找合作伙伴,原来同他一起起义的盆都现在又同他一起起义了。这两个人,就这么一鼓作气,把皇帝的脑袋切下来了。

    悲哀。

    察割的行为,没有得到当时的朝官的谅解,他本人的地位,也让他不足以得到贵族们对他的继承权的支持,他的起义,很快被光荣镇压了。象一出闹剧。

    孝友宽慈的耶律兀欲,聪明智慧的甄妃,还有,在这里没冒头,被兀欲辜负了却在兀欲死后,坚持为兀欲殉节的撒葛只。

    碧血黄沙。

    以身殉位。

    耶律阮死于文化思想与政治体制双重转轨的冲突中。

    他想做皇帝,他的贵族兄弟们不想做臣子。

    他要皇权至高,他的兄弟们要奴隶社会奴隶主们相对平等的身份。

    他要一家的天下,他的兄弟们要公平公正地分享抢到的肉骨头。

    他死了,但是他的精神长存。

    封建政权在他的儿子耶律贤手里终于完善成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