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公孙世家(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父虽待他甚好,但一天到晚要盯着田奴佃客们,忙自家农事。族中事务也不能落下,常要与各色人等交接,平常也只吩咐家人把燕七衣食照管好了,也没空来拘管于他。

    只是伯父的长子,燕七的大兄,却与燕七颇为不合。他们这一支未来若是夺得家主之位,大兄虽是长子,有燕七这个桀骜不驯的堂弟在,这位大兄虽然机会比旁人更多,但也未必能笃定继承家主之位。

    当时的人都颇重视家族传承,长孙是第一个证明家族传承能力的人,所以自小就受到各种关照。只是别人家都把长孙捧在手心,偏他们这一支的长孙却在祖父跟前没甚地位,颇让大兄有些失落。只因祖父怜惜燕七自幼失去父母,一直带在身边,颇为骄纵,外加燕七自幼早慧,养成一副眼高于顶的脾性,对大兄也没多少尊敬。

    他们这一脉原是殷商后裔,殷商立国时所传承下来的礼法制度却和当时的诸侯共主姬周有所不同。他们这一族的继承制度并不一定是嫡长子继承,也不一定是父死子继,也有可能是兄终弟及,甚至是强者为尊。主要原因是当时天下氏族方国林立,弱肉强食,征战频繁,所谓“夏商之际,世无顺民”,所以继承制度也更多的考虑让强者继位。

    国君的弟弟大多比国君之子年长,兄终弟及可使国有长君,也更易形成围绕在君主身边的稳固利益团体,如此则于内不至有幼主当国家臣弄权之忧,于外更可令四方诸侯与封臣不起异心。这个继承制度让殷商强盛了数百年,当时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礼**理约束,能传承五百余年没有王权旁落也很是不易的。

    后来殷商被姬周所灭,只是按照当时的礼法,灭其国而不绝其祀,于是姬周把臣服的殷商后人依旧封于故地,以宋为国号,以“兴灭国,继绝世”,仍然全其宗庙祭祀。

    等到周公秉政后,制定周礼、重颁教化,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虽然当时的子宋已经不再是过去威服天下的大邑商了,但宋国的礼法制度却并未随周礼的颁布而改变,依旧因其旧俗,沿袭殷商旧制。主因是子宋仍自居玄鸟后裔、天帝子孙,对祖上传下来的家法制度颇有自信,深信自家祖传下来的传承制度一定是优于他族的,只要维持祖制必然是会得到天帝护佑的。

    周公也因宋国地位特殊,并未强求宋国完全照搬周礼。虽然后来宋国宗庙沦丧,但子姓一脉还是有很多守着旧制的,即便是他们早就从宋氏一脉分出去的公孙一姓也依旧如此。

    在这种传承制度下,大兄虽然嘴上虽然不说,内心深处却是极为忌惮燕七的。毕竟他们这一支族人还一直尊崇祖训,家国一体,还想着有朝一日化家为国,重现祖上荣光,哪怕不能入主中原,能在边陲之地得个伯国或是子国也是好的。尤其是如今他们身在南荒,也不是讲什么礼法的地方,谁更强谁就能当首领。

    但燕七自来骨子里颇有傲气,他是自由散漫的性子,族中规矩颇多,早就不耐了。况且燕七从小就志在修道法神通,年纪稍长点便起意要游历天下,对大兄眼里的家业殊无在意,在他眼里为这点权势争夺实在是太无谓了,觉得大兄实在是看扁了他,分说几次后见无法取信于大兄后便也懒得解释了。

    只因这种事对于有不同价值观的两个人来说,根本就是说不通的。就好比猛兽护食,你怎么去跟猛兽解释你是不吃生肉的?就算猛兽能听懂你的话,你也绝不能离猛兽的食物太近,否则一不小心你也会成为猛兽之食。

    因此,到后来燕七也懒得和人解说,族中的一些明争暗斗他也从不参与。待到他族中所传法诀突破第二层功夫以后,觉得进展颇慢,他也没奢望自己能练成近两百年来历代族人都难以修成的神魔化身,只寻思如何离开宗族去外间寻找机缘,解开族中无人能够练就传说中的神魔化身之谜。

    燕七自幼深得祖父宠爱,各种护短,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子。祖父去后,伯父又忙,其他长辈也各有自家的事,谁也拘管不得燕七,只由着他任性妄为。燕七从来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更不是等着别人来摆布他的孩子,当时男子十五岁束发,以示成童,他还不到十三岁就自行束发,留书一封远走江湖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