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友琴是一个听的进劝会思考同时也有行动力的人。她在包晴天与余文佑的批评中意识到了家庭的复杂性远超过工作。与很多人的认知不一样,实际上工作场合对任性的包容度比家庭要大很多,因为你有无数次重启的机会。只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可以换一家重来。公司的要求也特别单一,能干活就行。再加上大家都习惯性在外人面前克制,因此比起家里来说,公司是多么的温情脉脉。反观家庭,很少有人能够重启,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绝大多数都是在不停的伤害原谅中轮回而不自知。
比如说熊友琴自己的家庭,看起来一片和美,其实父母早已转化为亲情。很可笑不是么?亲情?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最后成为了亲人。最可笑的是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可是熊友琴觉得不对。爱情是爱情,感情不可能转化,转化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麻木。习惯于一个人的存在,就像亲戚一样,天然存在不可选择,所有的感情基于不可选择的牵绊。她的亲妈能够打着为她好的名义逼她嫁入极品家庭,而她在不自觉的洗白亲妈的行为,不是不恼火,而是无可选择下的认命。没有人可以选择亲戚更没有人可以选择父母儿女,所以大家已经习惯了认命。
如果熊友琴是个认命的人,就不会活成今天的模样。于是她开始反思。从对周边的观察来说,她很少看到过爱情。但凡夫妻已成长辈,浓情蜜意就消失不见。小时候遇到过一件事印象深刻,一对四十多岁的男女牵着手走在大街上有说有笑,年幼的她对妈妈说:“那一对夫妻好恩爱。”
妈妈却撇嘴:“什么夫妻,狗男女,出来偷.情的。”
“啊?为什么?”熊友琴不明白。
“哪有老夫老妻这么亲密的?”妈妈理所当然的道。
熊友琴如遭雷击,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怪不得有婚外情!原来传统中唯有婚外才有情,婚内有的只有习惯与麻木。
长大以后发现不单夫妻,连周边的相处时间长的情侣也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哪怕她和屠则在好感消退后剩下的也只有名为理智的适合。能够让她感受到爱情的唯一一对,只有新近认识的穆景明夫妻,或许这也是她下意识先找包晴天的原因。看到他们后,才能发现夫妻与夫妻的不同。那两个特别猛的人,区别于电视上一看就很假的歇斯底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默契完全无法用语言描述,非要说的话就是眼神、气场。接触很短,但很震撼。
当然她也观察过余文佑。第一段感情中,她觉得很正常,因为两个人虽然都是男人,但模式与自幼观察的没有区别。异常的反而是与卓道南,特别……怪。如果不是有穆景明夫妻的两相印证,她大概会觉得余文佑与卓道南才是不正常的。可是从逻辑上推导,不正常的恰恰是她自幼所接触的家庭。再往深里想,结论很容易出现,饱暖思x欲,穷人家没有获得爱情的资格。向往爱情,可是真的转角遇到爱,大脑本能的开始以超越四核的速度在运算,这个人适不适合我?如果脑子更笨一点,就会只考虑条件。男的是否能赚钱,女的是否能干活和生育。好原始的本能!
家里催促回家的电话和短信不断,熊友琴想起面对村里的三姑六婆就觉得很痛苦。别看她对于未婚生子的事说的轻描淡写,实际上想要说服家人需要无数场战争。优势仅仅在于她不常回去,三姑六婆最多三五年烦她一次,而屠则的妈则可能每天都烦她,两权相害取其轻而已。腊月二十九,几乎是最后回家过年的机会,熊友琴冲着打电话来的妈妈发飙了:“你不是说我不带屠则回去就别回去过年吗?”
崇德婶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回话。面对一个从小就长反骨、翅膀硬到全家人捆起来都不如的女儿,她已经完全丧失了应对能力。熊友琴是他们家的权威,甚至是全村的权威,服从传统与服从权威到底选哪个?
熊友琴再次强调:“我不想回去过年,你知道我回去要应付什么,你知道我从小最讨厌应付什么。你都知道,但从来不保护我,为了你的面子。”
窗户纸撕开的背后不是光明,而是鲜血淋漓。崇德婶被说中心事,想发火却又不敢。儿子虽然很乖但没有出息,结婚生子后只能在村里务农。时代在改变,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她们一家人已经逐渐吃紧,将来必定无能为力。她的孙子需要姑姑的支援,长达十几年的支援。所以尽管她是母亲,却不得不对女儿退让。她的女儿,比全村所有的女孩子都能赚,也比她一辈子见过的所有女孩都难以拿捏。
心知肚明的事,熊友琴再次失望。看,说什么爱情变成亲情不过是脸上贴金,真相是所有的感情不复存在,剩下的仅仅只有交易。六亲不和有孝慈,智者老子早在两千年前就看穿了一切。
气愤的挂了来自老家的电话,紧接着的是全身无力。九百六十万国土,没有一处是家。手机提示音响起,有未接电话和一条短信,屠则约她吃饭。呵呵,又是一个有家不得回的人。地点在她喜欢的西餐厅,金碧辉煌,无限接近她幼年时看过电视后的幻想。她喜欢牛排,更喜欢那种置身于高档餐厅的沉醉。但今天她拒绝了,对屠则说:“买点菜自己在家做吧,你过来还是我过去?”
屠则受chong若惊,火速奔到熊友琴的出租屋所在的城中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停稳了车。跟所有穷x打工妹一样,熊友琴住的地方简陋到极致。为了省房租选的采光极差的单间,大白天都需要亮着灯。地板是粉红色的劣质瓷砖,饭桌是折叠的,桌面上贴着一层水果纹样的贴纸。搬家的时候可以当二手卖掉,老板会把贴纸撕下换上一张重新贩卖。从桌椅到锅碗瓢盆无一不透露出一个字:穷!
熊友琴心情不好,默默的做着红烧肉。厨房很窄,容不下两个人,屠则只好躲在厕所里洗菜。两菜一汤端上桌,搪瓷缺角的饭盆把油光发亮的红烧肉效果削弱了十二分,熊友琴突然笑了:“小时候吃一顿红烧肉就是过年。”
都是苦孩子出身,特别感同身受,屠则点头:“我家过年会做个猪脚,主要是给爸爸和我吃。好的年份妈妈和姐姐能捞一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