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阿芜等人离开的背影,李琅径直走向母妃的寝殿,刚一进屋,李淑妃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实际上,刚刚发生的这一幕全在母女俩人的计划之中。
李淑妃入宫近二十年,别的没学会,明哲保身这条道倒是走的很熟,不管乾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将各方势力的人放在女儿身边,这在李淑妃看来就是一个大麻烦。
可惜,乾帝的意思不能够驳回,母女俩思来想去,也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让参选的人知难而退。
这一次,李淑妃召见这些人过来,而李琅在她们离开的时候将人拦在宫门口说那么一番话,就在她们的计划之中。
李琅还是个孩子,有些话从她的嘴巴里出来,还能够被解释为年少气盛,有口无心,可从李淑妃的嘴巴里出来,未免会让乾帝多想。比如刚刚李琅说的那一番话,完全符合她的喜好脾性,就算乾帝听说了这件事,也只会一笑而过,不会深究她说那番话背后的真正用意。
但听到这番话的燕婉等人,要是因为害怕,故而不愿意成为三公主的伴读,那就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中了,乾帝就算有所不满,怒火也不会朝着他们母女而来。
当然,李淑妃和李琅心里都清楚,一旦乾帝下定决心做什么事,燕婉这样的小姑娘是绝对抵抗不了的,她们也没想过计划一定会成功,最好的结局就是那些姑娘在家中足够受宠,长辈愿意花心思,改变入选伴读的人选。
比如户部尚书家中可不止一个孙女,乾帝挑重的,是户部尚书幼女,可李淑妃和李琅得知,这一趟进宫的,还有户部尚书的亲孙女。
那个幼女是户部尚书继夫人所出,彼时户部尚书都已经是当祖父的人了,这个女儿的出生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又是与年轻貌美的继夫人的唯一的孩子,自然备受宠爱。
相反,那个和姑姑只差了几个月的女孩是户部尚书嫡次子的嫡女,户部尚书膝下一堆嫡子庶子,孙子还疼爱不过来呢,哪里会记得不知道排序为几的孙女呢。
如果户部尚书的那位幼女能够说服父亲,将伴读的人选换为亲侄女,李淑妃等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送进宫的人选在家中的地位不同,其代表的筹码也给就不同,虽然还是免不了被迫参与各方势力的角逐,至少可以不那么紧迫,有喘口气的时间。
这个计划,能成功自然是最好的,即便失败了,对李淑妃母女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就乖乖当乾帝的棋子呗,左右李琅只是一个公主,到时候嫁的远远的,该有的尊荣还是不会少的。
“昌平侯府那位七小姐不错。”
阿芜确实给了李琅一个惊喜。
“那位七小姐啊?”李淑妃回想了一番刚刚和诸位小姐的对话,跟着点了点头,“确实不错,一点都不像是在乡下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可见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老话还是有道理的。”
凌芜本就是她们选定的人选,不同于燕婉这些被乾帝硬塞进来的姑娘,现在静距离观察之后发现对方是个不错的姑娘,那就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了。
阿芜等人回到颐和宫后,瞬间被院子里的其他姑娘团团围住,打听有关李淑妃和三公主的事,只不过管事嬷嬷看见了,被她以不能妄议贵主子为由痛斥了一顿,拥挤的人群也只能散开。
最后这些心怀好奇的姑娘只能三三两两散开,找到各自交好的那位姑娘,而后去对方的房间里详谈。
阿芜刚回昌平侯府没几个月,参加的宴会不足一掌之数,自然没有交道什么贴心的朋友,因此最后她反而是最潇洒的那一个,独自回了自己的小房间,耳朵落了一个亲近。
回屋后的阿芜开始分析这一次召见时李淑妃和三公主的言行,又回想了一番此次接受召见的小姐们的家世,然后长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一次她当选三公主伴读,已经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了。
阿芜很开心,在三公主出嫁之前,她都能够合理地留在宫中,时常与哥哥见面了。
自这次李淑妃召见之后,宫里其她妃嫔也开始陆续召见这些入宫的小姐们,不过与李淑妃不同,后来传召的这些妃嫔,召的多数都是于自己母族沾亲带故的姑娘,有些是为了给自己娘家姑娘做脸,有些是为了将那些女孩叫到跟前,商讨有关几位皇子选妃的大事。
总之自李淑妃那次召见之后,颐和宫里那群姑娘往御花园跑的越发勤快了,这里面甚至还有被李淑妃召见过的,似乎板上钉钉要成为三公主伴读的燕婉等人。
原本还算平静的颐和宫,因为那一次召见,彻底被搅成了一缸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