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另一条路是荆州,现在刘备的亲儿子刘封就堵在邓县和南阳交界,关羽秣兵历马。
想走荆州一定要过南阳,否则他若是兜大圈子进入长安,等他们到了,事情早就结束了。
所以,刘焉就算是想要干点什么,他也做不到。
而这件事情第二个漏洞,就是朝廷是否认可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首级,就是那益州的马相。
这件事情在荀攸眼中,要比第一个还要简单。
因为刘备手中有刘辩,想来此时就算是没人告诉刘备刘辩的身份,他也不是傻子,只不过选择了装傻罢了。
将刘辩抬出来,和用刘辩的名义与李傕郭汜等人谈一谈,若是他们不想再次掀动一场被天下诸侯讨伐的动乱,那么大家都和和睦睦。
刘备给出来了合理的理由,他们认可了这个理由。
皇帝还是皇帝,他们还是朝廷重臣,谁都没有任何的变化。
至于削发代首,毕竟这件事情对帝王和朝廷的颜面有损,所以刘备和傅燮是为了大汉更加的安稳下去,那也有错。
所以他们要付出代价和一个态度。
主动请罪,主动削发代首,标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朝廷会不会惩处他们。
若是此时惩处了他们,那刘备的名声就彻底打开了,为了大汉的朝廷安稳,不惜冒着自己身败名裂的危险,做这引蛇出洞的事情。
他挨打挨的越狠,刘备的名声就越大。
若非是荀攸怕刘封刨了自家的祖坟,他都想要让傅燮直接以朝廷之名将刘备打的一年半载下不了床。
到了那时候,刘备那“忠义”的大名,将会响彻天下。
别忘了王子师是怎么威名传遍四方的,忍辱负重啊。
至于第三个漏洞,那就是韩遂了。
所以紧跟着荀攸利用荀家的手段,将刘备的奏疏和质问传遍天下,逼问韩遂。
同时这也是给韩遂一个选择。
要么选择配合他们将这场戏按照他们的想法演下去,这样一来,大家都是为了汉室呕心沥血的忠臣良将。
大家回到各自的地方,大家什么都好。
要么,你就继续选择鱼死网破,继续坚持说刘备手中的信帛是假的,然后前来与他们对峙。
不过你仍然是叛贼,但是他们可就已经慢慢的变成了忍辱负重的义士,而且如果对峙的话谁敢保证这里不会杀人灭口。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选择就摆在了韩遂的面前。
至于这里面最重要的黄巾贼寇,这天底下除了兖州的曹孟德,还有谁手底下能和刘玄德比黄巾余孽的。
他就是靠着受降黄巾起来的,当初在中原四处征战,加入他麾下的黄巾余孽不知凡几。
各个都有着“真才实学”的,将黄巾往头上一裹,然后换上当初的衣服,谁还敢说他们不是黄巾余孽?
至于马相的首级?
那么多响应他们的恶贼,哪个想临死前当一把陛下,他们自己不选,刘备就帮他们选了。
刘备只是有长者之风,他又不傻,这时候哪里会可怜他们的性命。
这就是荀攸的算计,做实了韩遂的诬陷,然后反手告诉天下他们的为难,最后利用自己手中的优势和长安继续谈下去。
他相信这些年长安城中不对刘玄德下达任何的旨意,定然有人和他一样,对于那位的存在选择了沉默。
韩遂将战争变成了权谋,而荀攸将战争变成了谈判。
在他们的心中,战场搏杀虽然必不可少,但从来都是最下流的那种手段。
刘备的使者已经前往长安了,这一次使者还是荀攸,既然答应了将这里的事情解决,那就一定要解决的足够好看才行。
只不过当他进入长安之后,虽然没有任何人将他五花大绑,甚至对他十分客气。
但是他却没有见到李儒,而从这一路上的见闻,他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儒决然不再这长安之中。
这等大战之中,这等逼迫之下,李儒不在长安,他会去哪里?
归隐山林,可荀攸却觉得他还不到时候,他是一个忠诚的人,他不做到极致他是不会离开的。
可他还有什么没有做?
荀攸心中突然生出一种惊恐的想法。
“还真是小觑了这个家伙,韩遂恐怕也不过就是他的棋子罢了。”
荀攸那平静的脸色下有了些许的阴沉,他似乎猜到了李儒要去干什么,同时也感觉这一次刘备若是不出意外恐怕真的会吃一个血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