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的一天,一架从京城起飞、直达兰方的国行空客A320型航班,如期降落在兰方国际机场。
飞机上的客人熙熙攘攘,几乎完全满座。
以至于几个原本打算趁头等舱有空位、上了飞机后再临时少加点钱升舱的稍微有钱但又不是那么有钱的客人,有些微微不爽。
众所周知,早些年的时候,在地面预购机票时就直接买头等舱,会相对贵一些。而如果飞机已经要起飞,头等舱还没卖完有多的,这时候闲着也是闲着浪费,空乘是可以打折帮有意向的经济舱客人升舱的。(后来有些航空公司升级了服务,优惠比较灵活,也可以拿里程积分兑换。经常坐飞机的空中飞人里程积分花不完,也可以换)
一名姓杨的、名字不方便透露的西装革履人士,此刻正坐在头等舱的靠窗位置,看着旁边的座位全部做得满满当当,他内心也是有些感慨的。
他便是三年前、也就是1998年春天的时候,跟顾鲲有过一些生意往来结交的那名华海油高管了。考虑到他不愿意透露姓名,就称呼他杨总吧。
他这次来,目的也是参加兰方油田正式商业化售油的开张典礼的,顺便还肩负了一些兄弟单位的使命,要帮衬游说一些别的事儿。
当然,一如其他一切跟顾鲲有生意往来的企业高管或者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过去三年里,因为跟顾鲲合作的项目业绩斐然,他也得到了升迁。
三年前,他还只是华海油海外业务部的一名负责人。现在随着兰方油田最终出油、开始商业化销售,杨总也已经是华海油总公司的副总职务了。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升迁是不是太快了?
毕竟其他跟着顾鲲合作捞好处的人,怎么也是五六年才升那么多。
比如交大的徐校长,当年就只是海院的院长,而且是顾鲲入校后不久他就副校长了,眼下也才刚到校长。
其他COSCO系的顾鲲合作者,也都是五六年爬一级。无论是最初跟顾鲲牵线搭桥的何岚还是中远的叶总。
华海油的杨总三年就火速飞升,在常人眼里也太夸张了吧?
但实际上,细细分析一下他捞到的功绩,就知道这事儿不为过。
毕竟2001年的华海油,还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海外合作项目。“华海油”的公司名字里虽然带个海字,却并不是指海外,而是指海上石油,原先业务主要是在华夏本国近海,尤其是津门那边的浅海开展业务。
所以如今华海油的规模,也远远不到华石油或者华石化的五分之一,也就一成多点市值份额。任何一个海外项目,都是非常珍贵的成绩。五十亿桶往上的储量,想象空间已经不小了。
加上兰方国本来就没有本币,借用人民币作为本币,所以华海油从兰方买油时、应该按比例付给兰方方面的结算款,毫无疑问也是用的人民币。
这可是全球第一批以人民币结算的原油,那就更是有额外加分了,算是帮助了人民币国际化。有如此成绩,杨总三年就从海外事业部升到总公司当副职,才显得顺理成章。
而且说句题外话,兰方用人民币卖油这事儿,那也就兰方这个情况、以及当时的国际关系环境,才能做成。
因为大洋国的狗东西们对于国际贸易不用美元卖油是非常下狠手的,兰方之所以能豁免,一方面是因为兰方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央行和本币,用的就是人民币,所以跟其他人民币国家之间交易用人民币,大洋国也不好管太宽——
而且这种豁免是有先例的,比如欧元区成立后,很多欧洲国家都用欧元了。而尽管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没有石油资源需要石油输入的,但欧元区里也是有个别国家有少量石油的。
比如2004年加入欧盟的匈牙利和2007年加入的罗马尼亚,都是典型的加入后就改用欧元,然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卖给德国的少量出口石油也是欧元结算的。
大洋国即使非要当这个国际搅S棍,“国际原油贸易美元结算”,那也只能管得到“本币不同的两个外国之间的交易”,管不到“本币相同的两个外国之间的交易”。只要销售国和购买国的货币是一样的,人家就可以省事儿,就可以不用多此一举算美元。
大洋国也不敢真的霸道到连这种小事儿都要横行阻挠,那样肯定会犯全球的众怒的。
而另一方面,大洋国不敢对顾鲲的外汇结算决策下黑手,也跟如今的东南亚形势有关。
毕竟顾鲲是在98年、华尔街索狗引发五亿多东南亚人民极度敌视的节骨眼上,顺水推舟弄那事儿的。三年过去了,如今大洋国的战略重心在阿富汗乃至未来的伊拉克。在中东问题彻底趴下之前,他们根本没心思“重返亚太”,到东南亚“前沿存在”。顾鲲趁着真空期造就了既定事实,才带掣着合作盟友一起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