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保巩凝视地图,脑子里把几乎所有与杨格相关的讯息都过了一遍。参谋长和参谋说的有道理,清国的当权者们是无能的,日本近在咫尺,准备战争三年之久,间谍遍布清国的长江以北地区,在辽东更是派遣三百多间谍收集情报、测绘要点,对此,清国竟然一无所知。更搞笑的是,当川上操六陆军次长访问清国时,直隶总督李鸿章还将次长引往淮军军营和天津机器局,从而让帝国陆军窥破了清国陆军的虚实。
杨格,一个在战前的无名小卒,在赛马集横空出世,有他参与指挥的战斗全部胜绩!对大日本帝国陆军来说,似乎……是一场噩梦!从细河一战后,第一军把杨格作为主要敌手,再三提醒各部重视对手,结果呢?军司令官亲自率领11联队在黄花甸都吃了大亏,还丢了岫岩城!
这一次,那个杨格真的会因为清国朝廷的命令率部加入没有前途的海城攻击作战,而放弃在分水岭以东的战略价值?须知,武毅军在岫岩,日第一军、第二军就无法直接联系,协调行动必须通过大本营电讯中转,颇费时日;武毅军在岫岩,第三师团就始终遭到严重的威胁,依靠第二军打通大石桥的那一点补充,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让第三师团焕发出全部战力;武毅军在岫岩,势必牵制第九旅团和西宽旅团,在目前清日两军的战场态势来看,以不足一万人牵制两个精锐旅团一万五千多人,使其无法到达海城与第三师团会合,攻击营口、辽阳,也让第二军感觉到东北方向的威胁,无法执行登陆山东的计划,这,对清军来说太划算了!
从战略而言,武毅军没有离开岫岩的理由!
当然,上田和仙波是从战略的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的看法,那个角度应该怎么来准确描述呢?嗯,就是——清国朝廷没有战略!
“不管怎么说,打王家堡一探虚实!”
见师团长似乎下了决心,上田有泽在地图上找到王家堡,点头道:“王家堡在青苔峪堡和岫岩城之间,位于分水岭下,清军以三个营近两千兵力驻守此处,足见其地位之重要。王家堡之于岫岩,如同析木城之于海城。打王家堡,看敌军之反应,当能判断出杨格的真实意图。”
奥保巩见参谋长与自己暂时取得了一致,面上露出微笑,手指勺子河南岸的关门山一线,说:“此部清军随时可能北进黄花甸,故而,我军分兵不可太多……”
指挥部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奥保巩中断了说话,转头看去,是参谋副官一户兵卫中佐。中佐并未在门口致礼,径直入内后立正报告:“师团长阁下,巡逻队抓到一名清国人,清国人自称是黄花甸人,受皇军指派去王家堡侦察回来。故而,卑职前来找仙波君查证此事。“
奥保巩向仙波太郎示意,后者并退鞠躬后快步出去,不多时就带着一个中年清国男子和一名穿着日军制服却没有军衔的朝鲜翻译进入司令部,颇兴奋的说:“武毅军在王家堡的部队已经西去,该处只余不足三百人!“
兴奋个啥呢?无非是清国人带来的消息证明了你的推断呗!
奥保巩心里有些不高兴,又不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还要遵照山县有朋大将的“征清抚民方略”,在效力于皇军的清国人面前作出友善的姿态。毕竟,此处不同于旅顺,旅顺乃是军港重地,日军要利用旅顺军港,就必须铲除一切清国的痕迹,免得舰队调动、物资补给、陆军登船等等重要军情被清军安排的“卧底”得悉。在此处,在广大的关外农村,日军却需要清国人的帮助,引路、宿营、苦力、甚至于解决士兵们的一些生理需要……
和颜悦色的,奥保巩向清国中年男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好像见过?听说,你是大汉复国的勇士,刚刚从王家堡侦察回来?”
面相憨厚,戴着狗皮帽子的清国中年男子似乎看懂了中将的肩章和站位表达出来的尊贵身份,忙不迭的点头哈腰说了一通。
“仙波君,你率21联队第一大队出击王家堡,夺取王家堡之后坚守之。立即行动。”
“哈伊!”仙波太郎欣然领命而去。
“看住他,给他和他的家人一间屋子和一些食物。如果情报属实,他就是我们的大汉复国勇士,可作标榜;否则,统统杀掉!带下去。”
中年男子听不懂中将说的日语,又一阵点头哈腰后顺从地跟着一户兵卫走了。只不过,在他转身的一刹那,瞟向中将的眼角余光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