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可救之人,可事实却让他无语了。
哪怕今天叶千植叶堂主特意不开门诊,那些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得找其他门诊科室专家。今天坐门诊的中医师总共只有五位,另外四位中医师的门口都排起长长的队伍候诊。可是,祁景焘这个被特意安排的叶堂主旁边的新鲜出炉的门诊室,却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没有。甚至,挂号室特意安排给他的患者,来到他的门诊室一看,都还没进门了,一个个神色异样的看了祁景焘几眼,二话不说,掉头就走。
很显然,祁景焘这么一个小年轻的中医形象,确实没办法得到哪些病家的信任。甚至,有些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在离开他的门诊室,转头去看门外那墙上新挂上的介绍图时,都夸张的摇了摇头,有些还嘴里不干不净地讥讽几句。
哪怕有些五区镇来看病的病人认识他是祁景焘,知道他就是这家医院的大老板,也没谁愿意冒险把自己交给他做小白鼠。
你祁景焘是大老板又怎么了?你再有钱,再能赚钱又怎么了?那些认识他的人更清楚他的底细,知道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医生,一个二个远远避开他,免得相互看见了更加尴尬。
这幅场景,令门口负责叫号那位甜美可爱的小护士也觉得尴尬万分,听到那些人的风言风语,还气愤的小脸通红,也令能全息观看门诊室门外病家表情的祁景焘哭笑不得。
不过,祁景焘终归不是靠工资吃饭的人,他对自己有信心,他更坚守古训“医不叩门,道不轻传”的原则。
所谓“医不叩们”是指:医者不能主动上门找病家看病,哪怕是朋友、邻居也不主动上门推销自己,主动要求给病人看病。
这种行为准则有两个理由:一是责任主体的划分,二是求医者需有虔诚、尊敬之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一、古代中医治病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医不叩门,有请才行。
古代中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坐堂行医,一种是走访郎中,也叫做“游方郎中”。坐堂行医的传统观念,认为医生就该坐在诊堂中等待患者上门就医,或者等待别人的延请,也保证有充裕的时间来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如果情况反过来,别人会误认为这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外出行医的“游方郎中”也有行为规矩,如民间过年时医药行业忌讳出诊,怕“触霉头”,除非给双份诊费破灾才行。平时出诊,也忌讳主动敲患者的门,故俗有“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说法。
为了保守职业技能的秘密,民间又有医生郎中“施药不施方”的说法。医药行业古代敬华佗、孙思邈等为祖师爷,不敢稍有不恭,如今,这些习俗在真正的家传中医之中依然可以见到的。
二、送医上门,另有所图
“医不叩门”即不能强拉病人,如果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强拉病人就更不对了。“医不叩门”,换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太主动了,您自个儿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你的病,我能治。我来给你治治吧!
这种毛遂自荐,患者会觉得你特不靠谱,而且颇为反感。他绝对会拒绝你,甚至是迁怒于你,然后凌晨跑到大医院去排大队挂号,看看你说的是虚是实。反正就是不相信你真能治病,特别是在中医势弱的今天。
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一来是患者忌讳,二来患者未必认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领主动上门那些医生的情。另外,患者自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急也无用,甚至让患者觉得送医上门者另有所图。
还有就是,现在保健养生市场,鱼龙混杂,令人心有余悸。从广大人民的心理来讲,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求医问药,是很难接受医生的治疗的。特别是现在医患关系不太协调,会引起诸多误会。
三、疗效与医从性
中医治病有其自身的特点,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至关重要。《素问·五脏别论》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有些病,病人不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对气血阴阳毫无认识,不信任中医的诊断和辨证,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取得治疗效果的。或者说是做无用功。
皇甫谧所著《甲乙经》序: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於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於畏恶,病动必死。”终如其言。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仲景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当年的王仲宣年轻气盛,二十多岁就做了侍中大夫,所以,根本就没把张医圣的话入在心中,给他开的五石散也没有服用。十多年过去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果然双眉脱落,这个时候才想起张仲景的话,但已悔之晚矣。世人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