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7.137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为防盗章, 您的购买比例不够哦(^ω^)  “结了婚就跟人家好好过, 别像瘦猴那样, 打跑了第一个婆娘, 都没人再愿意跟他, 到现在还打着光棍儿。”几人叮嘱他。

    秃头汉子受教地连连点头应下。

    瘦老汉撇撇嘴, 嗑着玉米粒直说他们不懂享受。

    像他咋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丰年就吃香喝辣,荒年也不用卖儿卖女, 光棍的很。

    众人听得纷纷摇头, 转换了话题。

    “要说得多亏这次神迹嘞, 不然咱们哪能坐这儿等着吃席面,早跑出去讨饭活命去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唏嘘,说到神迹那俩字时还压低了声音,只让身旁的几个人听到。

    大队长可暗地里给他们说了, 关于神迹的事不可声张,只说是天有异象发生,不然地里的粮食、树上的果子, 可就不是他们的了,收了摘了也保不住。

    “是啊是啊, 多亏了老天爷。”老人们纷纷赞同道。

    “啥老天爷,早前旱成那样也没见老天爷落下一滴子雨来,我看分明是哪位神仙路过, 可怜咱们才施展的神通!”其中一位大汉光着膀子理论道。

    这话说到了大多数村民的心坎里, 引得许多人心里嘴上忍不住附和。

    仔细说来旱灾都是老天爷闹的事, 神迹下的大丰收分明是神仙专门送给他们村度过难关哩。

    “就是不知道是哪位神仙,不然咱们也能偷偷立个长生牌,逢年过节拜一拜。”

    “要是立了长生牌,我就天天拜!”

    “立啥立哟,不怕被反封办的人抓住蹲局子啊,心里有谱就行了!”

    村民们议论了一会儿,嘴上不再多说,心里却同时都在猜测是哪位菩萨出的手。

    小孩子们时不时的成群跑过,一个个都装着满衣兜的枣子杏子,边玩边啃,叽叽喳喳,欢欢笑笑,比过年还热闹。

    大人们等的肚子饿了,就逮着自家孩子掏两把枣儿杏儿出来,坐下甜甜嘴,继续天南海北地吹牛皮。

    打谷场中心空置的地方,已经摆上了几十张大木桌子,上面被擦得干干净净,在月光和火把照耀下油光透亮。

    赵凤仙三妯娌正带着一群妇女在另一边搭的大土灶上忙活。

    大个儿的红薯蒸得透透的,高粱米饭起锅后香喷喷,全放到一个个木桶里,到时候一桌上一桶。

    李婆子抱着荣锦在一旁转悠着玩,外加监督着她们。

    荣锦看到盛放蒸高粱的木桶,噗地一声吐着口水笑了。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饭桶了哈哈哈。

    李婆子看她盯着那儿流口水,还以为她想吃呢。

    “乖乖,那个你还不能吃,咱先喝点汤尝尝味儿啊。”李婆子哄着说道。

    赵凤仙按照李婆子的吩咐,给荣锦舀出来一勺熬出油的米汤。

    李婆子尝试着拿筷子蘸蘸,举到荣锦嘴边,看她吃不吃。

    在她看来,宝贝孙女别看小,人可聪明了,东西她能不能吃,递到嘴边试试就行。

    能吃的,她就啊呜一口吞掉;不能吃,人家看看就撇过眼去,那就赶紧拿走。

    当然了,那些不好吃不想吃的同样拿走拿走,宝贝孙女不愿意吃,说明东西肯定不好,都看不上眼。

    荣锦瞅了眼递到眼前的汤水,嘴巴动了动,想尝尝味儿。

    话说她从出生到现在都吃了好几天的花瓣了,再加上李婆子又在花瓣上抹了白糖,吃得她嘴巴里发腻。

    如今喝点米汤,清清肠胃解解腻也不错。

    这般想着,荣锦张嘴含住筷子,小舌头舔了舔,吸溜一下。

    嗯,有点甜,有点香,就是感觉有点粗糙,剌舌头。

    高粱米在后世都是粗粮,熬出来的米汤比大米熬的差远了。

    荣锦尝着味儿,砸吧砸吧嘴。

    李婆子一眼不错地盯着,见她吃了,脸上立马笑成了菊花褶子。

    她找个凳子坐到一边,将宝贝孙女抱好,开始一筷子一筷子的喂。

    荣锦就一筷子一筷子的嗦,最后吸溜的不耐烦了,对再递上来的筷子就躲开不吃了。

    李婆子将她重新包好,遮盖的襁褓里塞了几片花瓣给她,荣锦当即陷入吸收神力的过程中不可自拔。

    碗里剩下的米汤被李婆子一点不剩地喝了,喝完对大儿媳妇赞一声,说熬的火候好。

    赵凤仙笑了笑,又要给她添一碗,被李婆子摆手拒绝,说什么不能搞特殊主义,她得和大家伙一块等开饭去。

    等到李婆子抱着襁褓离开,一起做饭的小媳妇悄悄对王月琴羡慕道,“还是你家婆婆开明,对你生的闺女可真好啊。”

    王月琴手上剁着大萝卜,听到奉承话,嘴角勾了勾。

    “那是我闺女特殊,招我婆婆喜欢,被当个宝贝似的天天不撒手哩。”王月琴小声回道,语气中有点隐秘的小得意。

    “嗯嗯,你闺女确实生的好,合该给人宠着!”小媳妇顺着好话说,虽然她还没见过孩子一面就是了。

    王月琴笑容更真了些,顺手切下两片脆萝卜,一人一片分来吃。

    “所以呀,我得再努努力,给她生个弟弟出来,不然以后我和闺女娘俩靠谁挣饭吃?”王月琴心里的小算盘一直拨拉的叮咣响,盘算的一清二楚。

    “那是,没壮劳力在前头撑着,可不得咱们女人受苦操持。”大道理小媳妇也懂。

    在乡下,想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家里没个壮劳力那是根本不行的。

    女人和孩子的工分一般都给的挺低,要想拿到跟壮劳力一样的高工分,非得拼了命的干才行,累死累活还不一定能让全家吃饱饭呢。

    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女人们早就看的明白又现实,家里没个壮劳力或者没儿子来接任着,那日子可就没个保障了,让人心里惶惶的不踏实。

    或许这也是这个时候大家选择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吧。

    荣锦探听到后摇摇头,她可不靠谁挣饭吃。

    如果以后有了弟弟,敢凭着性别优势爬到她头上去,看她怎么教他好好做人!

    所以她以前做任务更喜欢去现代或者实力为尊的小世界,不然光一个男尊女卑的大山压下来,就让人憋屈万分,还怎么快乐地玩耍?

    打谷场上忙碌了半个多小时后,村宴终于开始了。

    村民们纷纷落坐,十几个人挤一桌,没地儿坐的就拿双筷子站着吃。

    李治国带着一群小伙子们拎着馍筐、端着大菜盆,一桌挨着一桌地上菜上饭。

    金黄的新鲜窝窝头,喷香的高粱米饭,大盆大盆的凉拌野菜、清炖萝卜、白菜粉丝,端上桌后都冒着食物的香气,馋的人直流口水。

    李老头先站起来发表了一番感言,然后一声令下,大家伙开吃了。

    熊熊燃烧的火把下,乡亲们甩开了膀子吃喝。

    大队长说好了,今晚管够,只要不浪费,随便吃,吃饱为止。

    偶尔谁运气好,还能从菜里面夹出一片肉来,引得同桌的人羡慕不已。

    那是大队长派打猎好手悄悄去山上挖陷阱打来的,少少几只,一家一家的不够分,索性剁碎了掺到菜里,谁吃到算谁的。

    赵凤仙带着一群做饭的人跟着吃了一会儿,尽快吃饱后就离桌继续蒸饭做菜去了。

    哪桌饭菜吃完了一声吆喝,李治国就会带人给端上新的去。

    村里一个老大爷吃到最后老泪纵横,抹着泪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最饱的一顿饭。

    众人不由得感慨。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都要感谢一下那位降下神迹的神仙,不然哪来的这顿好饭好菜呢。

    大人们吃吃喝喝侃大山的时候,孩子们是闲不住的。

    破小子们刚填了点肚子,就三三两两的一桌一桌蹿,嘻嘻闹闹的给气氛增添了欢乐。

    李老头家的五个也在里面,由老大李长江带着,成了村里的孩子王,跟着跑的小弟小妹不少。

    皮一点的打打闹闹,安静的就乖乖地老实跟上。

    但是小孩子嘴不严。

    从大人那里私下偷听到他们在讨论是哪路神仙送来的丰收,小孩子们聚集到一起后也说开了。

    李荷花太小,嘴上没把门,跟着别人顺嘴一秃噜,把在家里时听到的某些话嚷嚷了出来。

    “我家福娃就是神仙!”

    “骗人的吧,你家那个新妹妹就是个奶娃娃。”小孩子们不信。

    “真没骗人,我奶说了,福娃妹妹是神仙下凡,小婶婶那天晚上一生下她,外面的花全开了,草都长到了门口,还有甜甜的果子…唔!”

    李桃花赶紧捂住了李荷花的嘴,不让她再说。家里人可是嘱咐过的,那些事不能往外说。

    说了,福娃可就要被抱走了。

    孩子们哇哦一声惊叹,呼啦全跑开了,回到爹娘身边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去。

    几个小伙子风尘仆仆地赶回,神情上却个个面带激动,好似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又惊奇又震撼。

    可不是震撼嘛,李治国想到他们看到的场景,心中忍不住啧啧称奇,感谢苍天!

    “爹,你是没看到,外边的变化可大了,曾经的荒山长出了青草绿树,枯死的果树重新长叶开花啦,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书本上描写过的仙境也不外如是,啧啧,不愧是神迹……“李治国说的赞不绝口。

    “咳咳……“李老头咳嗽两声,打断他最后那句话。

    “老实回你的话,瞎说啥呢,万一惹来反封建迷信办的人,就先把你交出去。“老大不小的人了,嘴上还没个把门。

    李治国想到那一茬,立马闭紧了嘴巴,左右看了看。

    还好还好,他们一群人回来后就分开各找各爹去了,在场的都是自家人。

    “爹,外面的神仙也显灵了吗?“李长江抱住李治国的腿好奇地问道。

    李治国点了点头,随手抱起了小闺女李桃花,把刚才回来的路上顺手摘的李子给她吃。

    李长江蹦跶着抱住他的大腿不放,耍着赖皮也想吃,缠得他没个闲空。

    李老头看见红彤彤的熟李子,眼神变了变,转而问老二李治富。

    “外边神…异象的范围有多广,也像咱们村一样大丰收?“李老头意有所指地问道。

    李治富严肃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

    “到底咋么个情况,说清楚。“李老头皱眉。

    “爹,神迹…“李治富吞吞吐吐,在他老子警告的视线下换了个称呼。“异象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光他们三兄弟这边探查到的,异象范围足足蔓延到了百里之远。

    百里范围内到处是一片草长莺飞绿树成荫的阳春景象,连河沟里的水都涓涓流淌,闹灾荒显然不可能的了。

    但是遍地大丰收也不至于,神迹的影响程度好像是逐次递减的。

    在李家村和周边,呈现的是果树挂满诱人的鲜果、庄稼成熟大丰收的异象。

    出去后见到的是即将成熟的青果和庄稼,再往外就更青涩一些。

    直到百里界线的边缘,虽然也是青山绿水的好风貌,但是果树只开了花,庄稼只长的繁茂些,与雨水丰茂的好年景的春天没什么大区别。

    而百里外的地方仍然是一片荒凉干旱的场景,田里的禾苗旱的蔫蔫的,土里都裂开沟壑了,山上光秃又枯黄,和另一边绿油油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个奇景,界线外没被异象光顾到离得近的树啊草啊,全都朝着界线内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人专门去弄成那样。”李治民在一旁补充道。

    “异象是从咱们村开始传出去的……”李老头说着这话时下意识瞧了一眼堂屋。

    那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婴孩声,李婆子正在教导孙子孙女们怎么哄福娃娃,讨福娃娃欢喜。

    “异象是从咱们村传出去的这事怕是瞒不了多久,爹还是要早做准备才好。”李治国放下孩子后郑重对李老头说道。

    李老头皱眉点了点头,沉思一番,心里有了打算。

    “吃饭了,爹,治国三兄弟跑了一天了,先吃饭吧,有事咱饭桌上再说。”赵凤仙提议道。

    她刚做好晚饭,擦着围裙出来,见天色都快晚了,心疼自家男人奔劳一天,忍不住插嘴了。

    长媳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何况确实到晚饭的点了,李老头应了一声,背着手走向堂屋。

    李治民抓了抓头,憨笑着对大嫂子说道是在外面吃了一路的野果子,也不是多饿哩。

    李治国拍了拍他的脑袋瓜子,和着李治富一起,哥俩儿把小弟架走了。

    赵凤仙掩着嘴笑了下,招呼着一儿一女去洗手吃饭。

    钱春娥早已开始在主屋摆上吃饭的大木桌了,跟李婆子打了招呼,这会儿也拉着自家三个过来一块洗洗手。

    妯娌俩在厨房门口一人占据一边,分别就着一个脸盆给孩子们收拾。

    钱春娥摸了摸温水,将仨儿女拢到身边来。

    她虽说是二儿媳,来的比大嫂晚,但因为肚子争气,第一胎就秃噜了两个皮小子,分别起名叫李长河、李长湖,延续他们爹之后的‘长‘之辈。

    有了这份生育功劳,钱春娥的腰杆子也不虚,在家和生了李家长孙的大嫂平起平坐,有好处一起分,有啥事也有说话商量的份儿。

    即使第二胎生了个闺女李荷花,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她也有底气养着。

    不过之前眼见着要闹灾荒了,大人都快吃不饱,钱春娥一直担心婆婆会不会哪一天把她闺女送人或者卖掉,就为了省下一份子口粮。

    毕竟在娘家时也不是没见过这样做的人家。

    谁知天降惊喜,小三儿家的媳妇没本事生儿子凑成公爹的‘江河湖海‘四字名的期望,但她生的闺女有本事啊。

    直接来个仙女下凡,不仅绛大雨缓解了李家村的干旱,还一夜之间送来了粮食的大丰收嘞。

    这下,钱春娥没啥担心的了,有吃有喝的情况下,谁家会舍得卖儿卖女呢。

    那都是逼不得已才干的。

    而对于带来福运和神迹的小侄女,钱春娥面上不显,心里却也是挺稀罕的。

    神仙福星嘞,对她好就等于对自己好,再说她钱春娥虽然脾气直了点,嘴巴毒了些,却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

    小侄女一来就给她家带来了好处,她也得回报过去才行。

    决定了,以后小侄女不光婆婆宠,她也会宠着的。

    钱春娥下定决心,咂摸了一下,觉得以后爱屋及乌,对三弟媳妇也好点算了。

    虽然挺看不惯她那个软绵性子的。

    还有家里那两个混小子,要是敢欺负福娃娃妹妹,看她不收拾他们两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