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之上,杨天义特意与曹文诏并驾齐驱。
曹文诏并非想象中那种五大三粗的模样,反倒有些丰神俊雅的儒将风采,一身的银盔银甲,使一杆镔铁长枪,竟是与传说中的常山赵子龙有些仿佛。
杨天义觉得,与其说他勇冠三军,倒不如说是智勇双全更加贴切。
杨天义对古代的战争了解不深,便虚心地询问曹文诏曾经辉煌的战斗经历,用心地学习兵种火器配合的战术战法,诚恳地求教排兵布阵的方式方法,很快地,便对这古代的战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曹文诏起初有些轻视这位过于年轻的钦差大人,可是时间一长,却又发现这位从未上过战场的钦差,虽然对排兵布阵之法一无所知,但对兵法战术的运用,尤其是诱敌偷袭设伏等奇袭之术了解颇深。
而且这种了解,绝不是纸上谈兵的那种类型,而是靠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积累所得。渐渐地,曹文诏已是收起了怠慢之心,对这位其貌不扬的钦差竟然有了一些惺惺相惜之感。
由于部队带着粮草物资,加之冬季路有积雪,所以行进速度并不很快,足走了二十多天,才由河南涉县进入山西境内。
按照杨天义最初的打算,是想由大同进入山西的,然后顺道南下,路经太原。这样,既可以让曹文诏返乡省亲,又可以在太原与柳千凡见面叙旧,而且,他还有些其他的打算,想和柳千凡好好聊聊。
只是,目前山西境内也不平静,时不时便会有农民军跨境流动突袭。因此,为了押运物资的安全,曹文诏强烈建议改为现在的路线,进入山西后转而西行,经由潼关进入陕西,便可以最短的路线抵达西安。
部队在潞安府长治县休整了四五天后,便出城一路向西而去。走了没两日,地形变得起伏起来,山脉也渐渐多了。
这一日午后,杨天义正在马上与曹文诏闲聊,忽然有探马来报,说前方数里外发现贼军部队,人数当在四五千人,正向这个方向杀来。
杨天义对战争早有预感,只是没想到,战争竟会来的如此之快!
他这已是第二次与贼军遭遇,只是这次贼军人数众多,竟是上次的十倍左右,虽然身边有“关宁铁骑”保护,但他仍不禁有些紧张。
曹文诏却突然变得无比兴奋,眼睛中竟是闪烁着渴望的光芒。问明了贼军的阵型装备后,曹文诏向杨天义躬身施礼道:“钦差大人,您请安坐中军,为末将压阵,末将自带一千骑兵,前去与贼军会上一会,让他们也见识见识关宁铁骑的厉害!”
杨天义还是头一次经历这种古代的战场厮杀,既然毫无经验,便也只好当个观众,先观摩学习一番再说。
曹文诏请示完毕,又吩咐几名将领务必保护好杨天义的安全,然后便挥舞着长枪,带着部队迎面杀了过去。
杨天义带人爬上一座山坡,命令部队在山脚以车辆为掩护,排开防守阵型,然后便坐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