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如您所见,除了外科之外我还在进行着血液方面的研究。“
呵呵一笑。约翰温声道:“而我刚刚才见到您的一篇论文,就是关于把血液细胞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的那一篇……
“哦……“
听到这里的时候。埃尔利希顿时恍然大悟。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埃尔利希除了担任医师的职位之外。还作为弗雷里希教授的助手从事染料和组织染色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将染料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相对应地,血液细胞的颗粒也被分为同样的三类。后世临床上所谓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作为一名研究血液的医师,约翰对他的论文有兴趣倒也不算意外。
“……所以,在得知您也在夏洛特医院工作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和您聊一聊了。”
看着已经明白了的埃尔利希,约翰表情非常诚恳的说道。
得到了答案之后,埃尔利希自然也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而且能与约翰这样优秀的医师结识也算得上是个让人高兴的事情,所以他点了点头笑道:“这是我的荣幸亨特拉尔先生,请您稍等一会儿,我先收拾下东西……“
……
对于现在的约翰来说,他可没有什么兴趣突然找到一个普通人一起吃晚饭,哪怕这个人已经取得了他记忆中的成就也是一样。
但是眼前这个人,绝对不是普通人。
19世纪末的柏林大学医学院,确实是这个时代顶尖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除了伯格曼这样顶尖的医师之外,还有着众多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大人物。尤其是罗伯特?科赫,除了自己在未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外,他的学生兼下属贝林甚至比他更早,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奖。而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兼下属,跟在他之后的第三年获得了另外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那个人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医师,保罗?埃尔利希。
或许埃尔利希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远不如巴斯德、科赫那么有名,在外科医师们心中更是远不如李斯特那么响亮,但是在约翰的心中,这位现在还名声不算太响的医师绝对不逊色与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大牛!
自从巴斯德创建了细菌学的理论之后,医师们逐渐认识到很多疾病可能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巴斯德成为了法国人心目中的标志,而发现了结核杆菌的科赫被德国人推出来和巴斯德进行对抗。
经过巴斯德和科赫的几次论战,微生物学成为了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之一,也带动了整个医学的大发展。
疫苗的出现,让巴斯德踏上人生巅峰的同时,也让人们似乎找到了治疗这些看不见的小东西的方法。但是最终他们发现,所谓的疫苗只能预防而不能治疗。紧接着,在偶然的一个机会中,科赫的几个学生发现了“以毒攻毒”的抗血清,并进而开创了免疫学……
靠着白喉血清的发现,贝林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奖。
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保罗?埃尔利希也是出了很大力的,但是让人遗憾的是贝林不仅一脚踢开了北里柴三郎那个日本人,也一脚踢开了保罗?埃尔利希这个犹太人。
但是这些手段,依然无法控制细菌的感染。
于是保罗?埃尔利希下定决心,开始寻找他心中的“魔球”,想要杀死人们身体内的细菌。最终,他发明了历史上著名的“606”,并最终因为这种药物的巨大毒性而饱受批评,最后酗酒而死……
可想而知,当几天前约翰偶然间从杂志上看到了这个名字,并与190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应起来的时候,心中是如何的惊喜?
现在的保罗?埃尔利希刚刚三十岁出头,还没有去科赫的手下工作,正在担任夏洛特医院的医师和医学院的副教授,而就在三年前,他刚刚发现了血细胞的酸碱中性分类,已经展示了自己巨大的潜力。
因此当约翰打算开始“发明”抗菌药物的时候,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位大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