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门。
之所以吴越国会有这么一个衙门,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吴越国没有称帝啊!没有称帝建号的话,你就该奉中原为正朔,怎么可以有翰林院之类的皇家秘书机构呢?你养一堆“知制诰”的秘书在那儿,是准备“知”谁的“诰”呢?
但是,朝廷的秘书机构办公厅该有还是得有,所以就改个名字,叫做通儒院,这样既发挥了功能,又不会僭越。
不过这一次,通儒院学士林克己来南唐拜见,显然行驶的不是“通儒院学士”的本职工作职权。不过这也没办法,因为吴越国不仅没有资格设置翰林院,“三省六部”之类的中央朝廷的衙门就更没资格设立了,而且也不能科举。(当然,事实上考试取官在吴越还是有的,只不过不敢叫科举的名号罢了)
既没有名正言顺地科举制度,也不存在礼部的“外交部”职权需求,所以吴越国完全没有一套顶替“礼部”工作的科班,每次遇到需要派出使臣的时候,往往就从通儒院里面临时拉个人任命为国使客串一把了。
林克己大学士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上个月他还只是一个陪着钱弘佐身边、按照钱弘佐的口述润色敕命的普通之臣,现在就被抓了壮丁拖来南唐求和之所以这么指派,只是因为这份国书就是林学士自己写的(当然,也是按照大王钱弘佐口述的大概意思润色出来的)所以大王觉得派他出使业务比较熟悉罢了。
既然吴越人赏脸了,南唐作为已经称帝了的“天朝上国”也不好和“番邦小国”吴越计较,当下李立刻着人招待林克己的使团入驻到迎宾驿,休息一天,次日再行接见。而当天的朝会上,关于应对吴越人的讨论也就被暂时搁置,等来日接见之后再说。
一夜无话,次日李特旨额外加一次大朝会、在金陵的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务必列席,一同讨论接待吴越国使的问题。
天色微明,南唐君臣已经开班朝列,清晖殿下武士罗列剑戟森森,等着吴越使节上殿。
林克己只是一个书生,本来也谈不上什么傲骨,在拜见李的时候也没在礼节上弄什么别扭,乖乖对着李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给足了李面子,让李的心理防线得到了一定的松懈。
“敬上大唐皇帝陛下,下国小臣此番前来,全为两国罢兵修好事宜我家大王曾言,去岁闽地交兵,两军皆是生灵涂炭,然究其根本,不过是我国不臣叛将李仁达暗思叛国、主动与贵国枢密副使文徽暗自交通、诱其出兵,才导致了两国此后战乱不息,实非我王本意。”
礼节上可以让人,但是道理上是不能让的,林克己此番前来,别的不说,一开口先要咬死去年和今年唐、越两国战争的大义名分问题是你们南唐的永安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文徽经不住诱惑,被我国叛将李仁达勾引后,擅自出兵侵略我吴越的福州!
当然,至于再前面一年,吴越国出兵救援福州、击溃围困福州城的南唐军、夺取福州城这个“胜利果实”的事情,那是绝对不能说的,一码事归一码事,福州到了吴越人手上之后,就该“落袋为安”,何况在文徽二次进攻福州之前,南唐已经是认了吴越“事实占领”福州这个既定事实了的,自然不容更改。
既然是打嘴炮,南唐一方自然是不缺人才的,“五鬼”当中的冯延鲁冯延巳兄弟,还有魏岑,都是巧言令色之人,当下和吴越人拼了命的打嘴炮,试图把战争的大义名分抢回来。
除了“五鬼”之外,还有不属于“五鬼”一党但是不得不开口辩驳的大臣,比如司职礼部侍郎的周宗,礼部相当于是后世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的结合体,这周宗本来就是分管的礼法和外交,此时自然也要振作精神和吴越人讨价还价。
大义名分这些毫无营养的扯淡扯了约摸半个时辰,吴越人和南唐人都是累的口干舌燥,最后南唐一方还没占到什么便宜,正当他们准备再战的时候,吴越人总算是厌弃了这种没有营养的扯淡,抛出了戏肉。
“对于此次两国交战,我王给出的停战条件是:两军各自以目前实际占领区划定疆界,从此不再争执,贵我两国放还全部战时俘获的将领士卒,交换战俘”
“胡扯,你们吴越人刚刚占了汀州漳州泉州,还有无锡江阴,这就想落袋为安?叼哪妈呢这是!”
听了吴越人的条件之后,南唐一方是群情汹汹,骂脏话的人都不在少数都是那些此前在旁边看戏没开口的武将骂的。
“列位休要急躁,我王的条件还没说完呢我王可是愿意放回贵国枢密副使文徽大人的!而且!为了表达我王从此不与贵国为敌的诚意,我王愿意派王世子钱惟昱为人质,居于贵国,以证明我国再无与贵国交战的企图!”
百度快速搜索:本名+